作者:南园期货策略平台
微信版第1704期
今湘、鄂、江、皖间奉祀江神,有所谓镇江王杨泗将军者,香火之盛,甲于东南。按,邱琼山有言曰:自有天地,即有山川;既有山川,即有所以主之者,是则所神也。后人增加封号,且求其人以实之,凿矣!
考诸典籍,有虞氏望于山川,三代以来,但称五岳四渎,至唐武后始加山川之神,以人爵封号(《唐书·本纪》),后儒讥之。
然考历代之封江神,自唐玄宗天宝六载封江渎为广源公始(《旧唐书·本纪》)。其后宋仁宗康定二年增封广源王,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又增六字为“昭灵孚应威烈广源王”(《文献通考》),元至正二十八年又封广源顺济王(《续通考》)。明太祖洪武三年始定为南渎大江之神而不加封号(《明史·礼志》)。皆无所谓镇江王也。
又考《宋史·礼书》,真宗封禅毕,诏封江州马当上水府福善安江王,太平州采石中水府顺圣平江王,润州金山下水府昭信泰江王。此外亦无镇江王之名。夫既无镇江王,又安有所谓杨泗将军者哉?
近尝乘舟过湖北广济县之盘塘山,榜人鸣金焚楮,谓杨泗将军坟在焉。后检《广济县志》阅之,谓盘塘山最高处为笠儿脑,有蔡大官升天遗迹,相传大官名广济,弟广善,唐贞观中敕为神。神有将曰杨腊儿,蜀人,父朗,架木簰至盘塘,遇石庐嘴,簰解朗死于水。腊儿求父尸得,自四月至五月,号呼江上,亦投水死。神感其孝,收为将,今俗祀神四五月间,民相聚和歌,其尾声相助,必曰“杨腊儿寻杨朗,儿那里寻那里寻”云云,词语鄙俚,诚不足据。其称腊儿为“大官神将”,与“杨将军”三字恰合,固系邑志之傅会。至加“镇江王”封号,邑志并未傅会及之也。然舟过其处必祷祀者,正自有故。
展开剩余74%按,盘塘对岸为富池口,有吴将甘兴霸庙(俗称吴王庙),飞鸦显圣,宋代已然。自昔舟从长江往反,无不望空祷祀。及盘塘有杨将军坟之说,安榜人遂以所祷祀者为杨将军,不复知有甘将军矣。且志称腊儿,似生腊月,非六月;又云自四月至五月腊儿求父尸不得,亦投水死,则是死于五月,非六月。而世俗皆以六月六日为将军诞辰,何也?
考《路史》,大禹以六月六日生,自昔沿江一带当以是日祀大禹,自有杨泗将军之神,从而祀之,因而误以大禹生日为将军诞辰矣。
此姑不论,惟阅道家《搜神记》,所载有似可信者。记称杨泗将军为唐末吴王杨行密四大镇之一,将军为行密族人,尝镇泗州,威信大著,流贼不敢入境,江淮始通。民感其惠,立祠祀之。南宋时著灵异,敕封镇江王云云。
今考《十国春秋》,吴王杨行密以三十六英雄起自合肥,并无有宗人著名。其著名者以李神福、张训、陶雅、刘威、田頵为最,皆未尝镇泗州。其镇泗州者,为防御使台濛,武勇夙著。至乾宁四年夏四月汴将聂金掠泗州,濛不能御寇,安得为神?又《朱瑾传》,徐温子知训恶瑾位加己上,以泗州建静淮军,出瑾为节度使,瑾恨之。将行,召知训饮,伏兵杀之,遂自刎,寻葬广陵。瑾名重江淮,时民多病虐,皆取其坟上土,以水服之,云病辄愈。徐温恶之,发其尸投入雷塘。后温病,梦瑾挽弓射之。温惧,网其骨葬塘侧,立祠其上。
据此,则瑾实为神,又镇泗州,似与《搜神记》所论符合,而不知瑾并未往泗州,亦非杨氏子弟也。杨氏子弟,《十国春秋》载太祖子三王,高祖子一王,睿帝太子及四王,皆柔懦无能,为徐温父子所制。则《搜神记》之说亦不足凭。
杨行密像
窃谓杨行密以非常之杰削平江淮,又宽仁雅信,慎于刑法,拓地数千里,几于入安。生为吴王,死为江神,亦何不可?然行密薨年五十四,又与今俗所谓白面少年者不合。
闻汪仲伊云,曾见一书称为杨泗将军,即岳忠武将杨再兴,再兴行四,故称之。则“泗”当为“四”之讹。考再兴战死小商桥,忠义之气固当没而为神。今河南省城内外大王庙附祀陈九龙将军、曹将军、杨四将军及各河神,久列祀典。所谓杨四将军者,或即是杨再兴,然为河神,而非江神也。俗又称杨泗将军为平浪王,按《续通考》载,明封晏公为平浪王,不闻封杨泗将军也。
许缵曾《东还纪程》载,今楚中江右舟行者崇祀萧公、晏公,如黄河之祀金龙四大王。一入蜀江,又皆祀张桓侯。据此,则前清初年,舟行长江,尚未有崇祀杨泗将军。迄光绪间,新疆刘大臣奏请赏加杨泗将军匾额一折,爰即仰荷宸褒,特崇祀于岭表矣。
《神州日报》1915年8月6日、7日连载
杨泗将军外一篇
将军为水神,楚南北随处皆有庙,行旅奉祀惟谨,而其灵迹尤不止于江湖。
衡山城北将军庙,初隘甚,已多历年所矣。同治庚午,邑绅醵金迁之西门外,创建新祠,规模极宏敞。余任学官时,家人患病医不愈,祷于庙,辄验。或甫起念而患少已。
杨笏堂因言,将军孩幼时好勇而性刚,喜抑强扶弱,遇人负屈,辄捽其敌痛殴之。会暑日裸袒卧檐下,忽大风猝起,扬沙尘蔽天日,屋瓦皆飞,而江中波浪山涌,大小舟多覆,落水者泛泛如凫鹜。正危急间,有赤体小儿巨斧截流而舞,援溺者使近岸。时将军睡方熟,呼之不醒,风息始起,私告其母,谓乘风出游,见覆舟无数,呼号甚惨,因而援之。母以为妄,戒勿言。
郑人某甲,旧为篙师,有积赀,因鸠工造船,甫落成,将诹吉泛之江。将军嬉游于野,见船庋岸侧,手拔其钉,尽出之,船顿毁。邻人侦知之,大恚,愬于其父,将施夏楚,将军曰:“彼船实不祥,入水必覆溺,我为解其厄耳。”父斥其造言,邻人又激怒之,益惭恨,乱挞之。将军念“大杖则走”之训,奔则出,逐之,转盼不知所向。母使人四出觅之,无踪影。
及夜,示梦于里人,谓本仙曹谪尘世,今限满已入水为神,遗蜕在某所。明日往视之,果尸浮水上,面如生。邻叟默祝曰:“若真为水神,请逆流以示信。”尸忽溯江而上,出之,异香闻数里。由是庙祀之,至今声灵赫濯,与洞庭君并著,所谓有功德于民者万世赖之矣。
《中和月刊》第5卷第9期,1944年9月刊
(童达清整理编辑)期货策略平台
发布于:安徽省